陳伯分在編織竹編用品。通訊員供圖
陳伯分向縣文旅局非遺中心工作人員展示竹編工藝品。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程曉林 徐水秋)3月12日,浠水縣汪崗鎮(zhèn)留琴山村八組75歲的篾匠藝人陳伯分,向慕名而來的縣文旅局非遺中心工作人員展示其竹編工藝品小花栲等。陳伯分老人十四歲那年開始拜師學藝,先后跟隨兩個師傅學藝三年多才出師,走村串垸,上門做工,給鄉(xiāng)親做生產生活竹編用品。
“作為一名好的篾匠師傅,關鍵要掌握好砍、鋸、剖、劈、削、分、牽、刮、編、插、收口等基本功夫,要把完整的竹子盤成各種各樣的篾需要長時間的練手,篾器的好壞一半取決于盤篾。”說起篾匠手工藝,老人打開了話閘子,句句行話讓不懂篾編的人領會到好的篾器不是一蹴而就。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利用農閑時間堅持走村串垸,上門做工,舍不得荒疏了已經得心應手的手藝。這期間,陳伯分還讓輟學在家的小女兒跟隨他學藝。然而,隨著農村傳統(tǒng)生產工藝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篾匠手工業(yè)和竹編工藝用品在鄉(xiāng)村逐漸走向消退。經歷陣痛的陳伯分,因為對篾匠手工藝的執(zhí)著熱愛,也為生活所需,每到農閑就在家繼續(xù)做他的篾工手藝,做成的成品每逢集日就挑到四五公里外的汪崗街上賣。
近些年,在一些旅游區(qū)多有展出竹編工藝裝飾品,一件做工粗糙的竹編小栲能賣上百元,而一件做工精細的竹編小花栲則可賣到幾百乃至上千元。
聽說了這些,陳伯分老人不僅為竹編工藝品的經濟價值高興,更為人們重新看重這門技藝而高興。當著非遺工作人員的面,他熱切地說,他做了幾十年的篾匠,也想把早年做過的好活計再細致地做一些出來,有人喜歡和需要,他就做得有勁,要是有人學,他樂意再帶徒弟。
據(jù)了解,陳伯分老人的手工竹編工藝品小花栲,現(xiàn)已被浠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收藏,并將永久在該縣民俗展廳陳列展覽。
“篾匠,現(xiàn)在是農村一個即將消失的傳統(tǒng)老手藝,我要在有生之年將它傳承下去,并讓篾匠手工藝得到很好的發(fā)揚?!标惒终f。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nsbwy.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